•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2025年 / 7 月 14日 / 星期一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聯絡我們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生活

不動如山的斷垣殘壁

2025-07-14
發布在 生活, 社會地方
分享到FB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微信

波新聞─陳金聲/嘉義義竹

七月七日丹娜絲颱風,風行草偃,嘉南濱海,樹倒、屋掀,農作趴,連電線桿都折腰,純樸的農鄉與漁村,淒淒慘慘,一片哀豪,但也有特殊的意外,令人嘖嘖稱奇。

這間坐落在嘉義縣義竹鄉龍蛟村的建物,不是水泥建物,只是磚造加土結牆結構,屋齡至少近百年,數十年前屋主離鄉後,乏於管理,任其風吹雨打,一年比一年破舊。

如果要為所謂的「斷垣殘壁」說文解字,這間建物是最佳的註解,甚至路過的人看了還形容「只要用手指頭一推,它就會應聲倒下」。但數十年來,面對無數次的颱風,這建物卻都不動如山,容顏沒曾改變。

七月七日丹娜絲颱風,龍蛟村數十間的老屋,不論有沒有居住,都受到嚴重的摧殘,傳統屋瓦、鐵皮全部被掀飛。村裡的人心想,六十號這間僅存的那片磚牆及用木柱支撐的斷壁殘垣「必倒無疑」。

沒想到,村民睜眼一看,它竟然不動如山,毫髮無傷,依然屹立原地,沒掉落一磚一瓦。磚牆沒倒,「土結厝身」也保持原貌。

受災的村民議論紛紛,為何別家的全倒,搖搖欲墮的這一間卻不動如山?龍蛟村距丹娜絲颱風登陸的布袋僅約三公里,是十五級強烈的暴風圈範圍內,全村倒一片,「它怎可能屹立不搖呢?」

村民因住家重創躲到村內的大廟龍興廟,大家七嘴八舌的議論半天,就是沒有人能說個準,每個人都想不出猜不透它怎會沒倒?有人甚至扯到「是不是它的地理太好了?或者是它家祖宗保佑?」

就風前現況及常情判斷,百分之百的人都會認為以丹娜絲的風力,這間乏人居住的「半間厝」這次必倒,不可能再挺住,但沒有一個人說對,大家都看走眼了。常人的經驗法則在這一間及這一次都失靈、無法應驗。

龍蛟村這「半間厝」,是傳統農村沒落的最佳寫照,產、官、學及公民團體如果有人想紀錄台灣農村沒落的影子,到龍蛟村拍這一間就對了。

原屋主早年舉家旅外,返鄉的次數像經濟學「邊際效益遞減」理論一樣,從早期一年返鄉數次逐年遞減到很久很久以前就再也沒再返鄉。望著老家逐年破陋的容顏,說真的,就現實面而論,換是別人家的旅外子弟,也一樣會充滿「不如不見,不如離去」的感傷。

龍蛟村這間,不是普通的存在,簡直可以說是「奇蹟式的存在」,但躲過了這次百年一遇十五、六級的「巨颱」,還能再挺住多久,這只能讓時間去考驗。

政府最近一直在推動所謂的「全民韌性」,龍蛟村這一間的存在絕對足堪做為「建物韌性」的代名詞。據村民臆測,這半片磚牆上所掛的門牌、電錶及斷垣殘壁,應該是原屋主留作日後產權使用上的「保全證據」之用。換個角度而看,也是屋主或其後世代對故土的「念舊」。

丹娜絲重創後的龍蛟村,除了少數旅外的子弟返家協助之外,多數留下老弱在善後,這讓村內的老人望著災情扳著愁容興嘆不己,他們失落,但除了無奈之外還是無奈,怨蒼天風雨無情,但又體恤旅外兒孫、後世代的忙碌與鄉情濃度的遞減。

龍蛟村在晚清、民初及日據時期,曾是義竹鄉之最,是嘉義縣「直轄」的「龍蛟潭堡」。是「堡」字輩的村落,轄管義竹鄉境十數個村落,村內有商家有街廓,村內最後一塊的「德興堂藥房」的招牌直到數年前才被強風吹落。

這一間韌性十足的建物,是另類的「存在經典」,就現狀研判,旅外的家人應該不可能返回就地整修,保留也沒實質上的價值,所以,任它在原地、原貌繼續接受時間的考驗是唯一的出路。對農鄉人文風情有興趣的人,或許可以趁它還屹立時去拍它,倒了就錯過了。

丹娜絲之前,家鄉故顏帶給返鄉遊子的心情是:春風難解走味的鄉愁。丹娜絲之後,心情變成:強風帶給不知如何善後的愁情。

分享分享Tweet分享

相關的文章

高餐大榮登2025遠見雙冠王!「服務領域」全國第一及微經費榜首傲視全台

高餐大榮登2025遠見雙冠王!「服務領域」全國第一及微經費榜首傲視全台

2025-07-14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堅持走對的路,高餐...

高餐大榮登2025遠見雙冠王!「服務領域」全國第一及微經費榜首傲視全台

高餐大榮登2025遠見雙冠王!「服務領域」全國第一及微經費榜首傲視全台

2025-07-14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堅持走對的路,高餐...

六龜新開部落國際志工營   打造青銀共融新典範

六龜新開部落國際志工營   打造青銀共融新典範

2025-07-14

波新聞─李曉青/高雄高雄市政府農業局近年...

下一篇文章
高餐大榮登2025遠見雙冠王!「服務領域」全國第一及微經費榜首傲視全台

高餐大榮登2025遠見雙冠王!「服務領域」全國第一及微經費榜首傲視全台

你可能想看

川普宣布延後關稅生效日至8/1 擴大對多國徵收25%至40%關稅

川普宣布延後關稅生效日至8/1 擴大對多國徵收25%至40%關稅

6 天 前

漾新聞| 2025年第25屆美濃黃蝶祭 象徵農村深耕30而「立」

4 天 前
臺灣首本海洋保護區專書「與海共生」問世 引領全民進入保育新時代

臺灣首本海洋保護區專書「與海共生」問世 引領全民進入保育新時代

3 天 前

影/補助一億元竟成海灘垃圾 政府說風電經得起颱風考驗 立委批公然胡扯/漾新聞

6 天 前
傳統武術薪火相傳 大甲五十三庄武術系列活動獅頭彩繪揭序幕

傳統武術薪火相傳 大甲五十三庄武術系列活動獅頭彩繪揭序幕

19 小時 前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