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面對孩子情緒失控、難以專注或缺乏耐性,讓不少家長陷入焦慮與無助。為呼應教育部啟動的《社會情緒學習中長程計畫》,高雄市河堤國小近日舉辦「西遊記教養法:培養孩子情緒自控力」親職講座,邀請親子情商引導師子玲老師,透過耳熟能詳的《西遊記》角色,讓家長用全新視角理解孩子的情緒與性格,引起熱烈迴響,現場互動溫馨感人。
本次活動由高雄市議員黃柏霖贊助,預計在六所學校巡迴舉辦,將惠及約700位親子。講座由芙愛占心學院家庭情商系統親子牌卡對話療育師子玲老師主講,運用悟空、八戒、唐僧、沙悟淨四大角色,形象化孩子的情緒模式與行為特質。例如「小悟空型」孩子衝動有活力,需正向引導其學會自控;「小八戒型」孩子看似拖延,實則需陪伴激發動機;「小唐僧型」愛說話,透過情境遊戲訓練等待時機;「小沙悟淨型」則常壓抑情緒,需要安全空間開口表達。
子玲老師指出,教養不在於「矯正行為」,而是「看懂情緒背後的需求」。她強調三大關鍵能力:辨識孩子行為背後的情緒、發現隱藏需求,以及運用具體的情緒引導語言。她以幽默、生動的方式分享實例,家長們邊聽邊點頭,場面時而爆笑,時而感動。
河堤國小校長杜昌霖表示,孩子的情緒健康是學習與成長的基石,這場活動從家庭出發,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真實連結,「教養從心開始,讓我們一起用心陪伴」。他肯定教育部政策推動情緒教育,結合在地資源正是教育現場落實的關鍵。
黃柏霖表示,孩子的情緒與家庭息息相關,「讓家長學會聽懂愛的語言,比急著糾正更重要」,他也承諾未來會持續支持親職教育推廣,讓更多家庭受益。
家長廖慧如分享:「以前孩子一情緒爆炸我就抓狂,現在學會先聽懂再引導,真的差很多!」學生林栩安也說:「我像小悟空,太急太快容易惹麻煩。今天學到情緒來時可以先深呼吸!」學生林恩宇則表示:「我像沙悟淨,不太說話,今天才知道原來我也可以慢慢說出心裡話。」
河堤國小輔導主任洪楠傑強調,教育部未來五年將持續強化情緒課程、師資培訓與資源整合,學校與社區的合作正是政策實踐的最佳範例。他指出,情緒教育不再只是輔導室的責任,而是每位父母與教師的共同任務,這場從故事出發的教養講座,讓親子關係更緊密,也翻轉傳統教養的對立模式。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河堤國小 #情緒教養 #親職教育 #西遊記教養法 #社會情緒學習 #子玲老師 #教養從心開始 #情商教育 #親子共學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