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包克明/臺北報導】針對高雄市永安區興達電廠於昨(9)日晚間發生火警事故,國民黨立法委員葛如鈞今(10)日表示,該事件不僅造成民眾驚恐,更進一步突顯民進黨政府能源政策的結構性問題,應徹底檢討現行方向,重新正視核能在台灣能源安全中的關鍵角色。
葛如鈞指出,原定今年2月要接替核三廠2號機除役的興達新1號機至今仍在測試階段,燃氣新2號機則肩負台積電南科新廠的主要電力支援任務,而1至3號機更是預計用以強化科學園區的供電與品質。如今可能因事故延宕上線,反映出台灣電網韌性不足、備援能力薄弱,對產業供電穩定構成嚴重挑戰。
面對日益升高的用電需求,立法院於今年5月三讀通過《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修正案,為核電延役建立法源依據。葛如鈞表示,這項修法正值關鍵時刻,是替台灣能源穩定增加的一道防線。8月間,他亦親赴核三廠視察,首次進入反應器廠房及用過燃料池區域,實地了解核能設施與人力現況。
葛如鈞強調,現在興達電廠二號機才在試運轉階段就發生火警,未來南部科學園區和產業用電恐面臨更大壓力。面對可能出現的供電吃緊,請問台電是否已經啟動核三廠再運轉的評估程序?相關的測試和安全評估是否已經展開?如果沒有,是不是代表政府面對危機仍然選擇視而不見?
葛如鈞進一步指出,能源政策必須與未來產業趨勢接軌。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直言「台灣一定要投資核能」;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主張「核綠不偏廢」;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谷立言亦指出,「所有先進製程突破都需消耗前所未有的能源」。政府也曾預估,為因應AI產業擴張,未來5年全國電力需求將增長13%。國際研究更預估,AI全面發展下,年增電力需求可達全國用電總量3%至30%。葛如鈞說,在此趨勢下,卻仍執意關閉核電機組,轉而依賴不穩定的再生能源與天然氣,恐讓能源政策初衷本末倒置。
葛如鈞指出,當國際主流如日本、瑞士、瑞典紛紛重啟核能,新加坡與美國展開核能合作,甚至德國也開始重新檢討非核政策時,台灣卻仍走在與世界潮流逆行的道路上,實在令人憂心。
葛如鈞認為,穩定、低碳、高效的能源供應,已成為國防安全與經濟韌性的基礎。這次興達電廠的事故,是一記警鐘。唯有面對現實、重新修正能源政策,台灣才能在產業競爭與國際局勢中立於不敗之地。
更多警政時報報導
【獨家】基督徒假聖名吸金實錄(上)以「同工」之名行詐騙之實?張偉德黃金跟單事件揭密!
【獨家】基督徒假聖名吸金實錄(下)黃金致富投資恐再釀命案!平台吸金詐術疑點待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