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李雲/台北
「以樂會友,聲聲不息」,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與韓國國立國樂院於2018年簽定MOU(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合作備忘錄,透過兩地音樂家們的實際交流,提升臺韓傳統表演藝術能量,韓國國立國樂院的來訪也讓臺灣聽眾欣賞到最正宗的韓國傳統音樂。臺灣國樂團依雙方合作約定,在2019年首度前往韓國進行交流演出,帶給韓國觀眾臺灣最美的音樂故事,從客家音樂、描繪排灣族的優美旋律,以及氣勢磅礡的經典國樂樂曲等,無不令韓國觀眾耳目一新,感受深刻。好事多磨,近年雖經歷疫情影響,雙方第二次的交流演出迭經多次延期辦理,仍澆不熄雙方攜手登臺的決心,今年終於順利再度啟動MOU合作計畫!
11月由臺灣國樂團團長劉麗貞、音樂總監江靖波率團赴韓國國立國樂院演出,11月10日的第一場音樂會,將與韓國國立國樂院共同登場,由臺韓作曲家為兩地國樂團創作譜寫新曲,並邀請兩團演奏家合作演出協奏曲,達到深度交流的目的。臺灣作曲家林心蘋以韓國江原道民歌《一百年》與京畿道民歌《道拉基》為創作起源,由臺灣國樂團嗩吶首席崔洲順演奏管子,將與韓國傳統樂器篳篥演出《江原道》雙協奏曲;韓國作曲家崔智慧則為韓國奚琴與臺灣二胡創作《二絃》雙協奏曲,這兩件樂器的共同點是由兩根弦組成的傳統弦樂器,臺灣國樂團二胡II首席戴瑋將表現與奚琴演奏技巧的異同;演出的壓軸由作曲家洪千惠為臺灣傳統打擊樂器與韓國打擊樂器四物創作協奏曲《集擊㗊》,曲名意義為集合一群打擊樂家,並加入兩團國樂團為競奏,來一場熱鬧喧嘩的音樂會!
11月11日的第二場音樂會為臺灣國樂團專場演出,安排臺灣作曲家顏名秀、李哲藝、黃俊達、陸橒創作具臺灣文化特色的作品,如客家文化、廟宇陣頭文化,提升臺灣藝術文化於國際舞台之能見度。另外亦將結合韓國傳統歌謠進行全新創作,例如《韓國幻想曲》是取材自大家最熟悉的《阿里郎》與節拍特殊的《江原道阿里郎》,用臺灣國樂團二胡I首席吳宜芳演奏墜胡,表現韓文演唱韻味,並保留《江原道阿里郎》的五拍子特色,向韓國觀眾展現臺灣國樂團豐富多元之演奏能力,以及臺灣文化的親和力與融合力,邀請觀眾在熟悉與陌生的旋律聲響間,認識臺灣音樂文化。《重生》由臺灣國樂團笙首席陳麒米擔任獨奏,希望在全球疫情蔓延之後,生命得以甦醒,讓世界煥然一新,彷彿得到新生命。另外亦演出新加坡作曲家王辰威作品《融》,展現國樂對於不同族群文化及音樂語彙的強大包容力與多樣性。
臺灣國樂團劉麗貞團長表示,韓國國立國樂院將這次公演主題訂為《和而不同》(Harmonization of Korean Taiwanese Traditional Arts),當中寓意深遠,臺灣與韓國同樣具有亞太地區古老的文化傳承,透過雙方作曲家及音樂家的通力合作與深度交流,不僅在異中求同,也在同中求異,激盪出精彩的音樂火花、跨文化對話。今年為MOU合作備忘錄交流演出的最後一年,韓國國立國樂院將於12月8、9日回訪臺灣,於臺灣戲曲中心大表演廳與臺灣國樂團帶來精采演出,為合作計畫劃下完美句點,歡迎蒞臨欣賞。更多演出資訊歡迎加入「臺灣國樂團」Facebook、LINE@、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