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景旭/高雄
立冬之後,天氣不再酷熱,且偶有絲絲涼意,正是適合邀同三五好友踏青郊遊的好時節。日前筆者與三位老友到高雄市、屏東縣交界的美濃區南邊、里港鄉北面兩處毗連地帶,參訪「小邱莊園」與早年滇緬反共救國孤軍後裔撤退返台定居的聚落「精功社區」(精忠、成功新村),與「信國社區」(信國、定遠新村),在莊園主人邱先生的接待與嚮導之下,領略了不同的鄉野風光與歷史文化遺跡,深覺不虛此行,特為文加以報導。
「小邱莊園」位在高雄市美濃區成功路14號後方,佔地約八百坪,是莊園主人邱先生三年來披荊斬蕀將瓦礫荒地闢成「前有山、後有村;左有湖、右有園」,四周綠樹環抱,莊內碧草如茵的美麗莊園。
我們一行四人於參訪當天上午十時卅分經十號快速道路下里港交流道,在土庫加油站右轉直驅成功新村「小邱莊園」,約半個小時後就看到莊園旁的明顯指引地標「雲南李家米干」,邱先生已依約出迎,非常親切的引導我們進入他的「小邱莊園」,我們坐在面對綠意盎然草原的會客廳茶敍,但見前方一片藍天白雲與芳草綠樹,左有芭樂、香蕉、龍眼,蓮霧、酪梨,龍共等一字排開的各式各樣果樹,右有傘蓋成蔭的茂密榕、柏等珍木,一派美景盡入眼底,我們一面品茶賞景,一面傾聽邱先生介紹莊園內優美的一草一木,舒適至極。
旋一起漫步園區周遭,觀賞內部雅緻的陳設,其中不論木櫈、石椅、茶桌、花檯各具情趣,且泰半都是邱先生運用朋友所致贈的多餘、廢棄傢俱飾品等等器材,依地形地物巧思再造,適切加以擺飾,樣樣顯現貼切美觀,而園內設施景觀,都是他在好友協助下化腐朽為神奇的成果,更特殊的是,邱先生為了克服南台灣白天酷熱,並免於事倍功半之苦,均於每天下午四時之後,才進行園區內除草、澆水等各項施作,他如此「日落而作、日出而息」的雕琢功夫,雖與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方式大相勁逕庭,但確是自創的一種退休人士快樂休閒的良好勞動模式,我們從他怡然自得的話語中,瞭解其置身在自己莊園,日子過的非常優游消遙,尤其生性熱情好客的他,平日以茶會友,一年到頭訪客川流不息,據他統計三年來已接待了近三百多梯次訪客,到其莊園走訪的友朋不下千餘位,我們四位也都是邱先生舊識,自然忝列在其貴賓之中,深感與有榮焉。
接著邱先生開車載我們去吃午餐,來回並沿途參觀五十年前滇緬邊區反共救國軍撤退來之遺眷定居在「小邱莊園」附近的精功社區(含精忠、成功兩新村)、信國社區(含信國、定遠兩新村),這四個眷村,已傳襲至第三、四代;雖然只有六百多戶,人口不算多,但確擁有「四國九族」之稱號,乃其住民中有我國、緬甸、泰國、寮國等四國後裔;也包括了傣、苗、瑤、佤、哈呢、拉祜、布朗、傈傈景頗等九個少數民族,他們迄今仍保留特有的滇緬民俗,生活習慣、雲南美食等傳統習俗,當年政府在高屏地區美濃,里港接壤地配給遺眷們土地,供他們居住種作,家家戶戶都是前庭後院的-樓平房,半世紀以來,隨經濟起飛,生活大為改善,村民們紛紛將老宅改建為透天民宅或別墅,亦有少數村民出售給建商蓋華廈,但住戶們都不忘本,多半在新蓋房子旁保留原有的一樓簡陋平房,更在他們的社區中心建民俗文物館,開放外界參觀滇緬文物,服飾等珍稀古物,且沿街建築到處插滿大幅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牆面 也繪有四國九族華麗的服裝,並定期辦理文化季,推廣邊疆舞蹈。
而毗連的兩社區、四新村雖分轄於美濃區與里港鄉,但早已融合成一個共同生活圈,不過可從電線桿的左右排列看出分野,電桿在左邊的地段屬美濃區,在右邊的地段則屬里港鄉,兩個社區皆有公園與服務中心,逢年過節共同舉辦文化季,節目內容有展覽及舞蹈表演等活動,極為熱鬧,更富有滇緬邊區獨特的歷史文化風采,至於特色美食以米線、米干聞名,在社區內餐廳也可吃到道地的雲南菜、緬甸菜,風味獨特,我們限於時間只品嚐了牛肉米線、米干及香腸等小菜,入喉味美濃郁,口齒留香令人回味無窮。
筆者此次暢遊「小邱莊園」以及滇緬社區的人文聚落,與到一般風景區或觀光景點遊覽,感受截然不同,而此時此刻在台灣能夠再次體驗滇緬文化與歷史遺跡,在南台灣可能只有在「精功、信國」兩社區可堪回顧,同時亦推薦喜好遊山玩水的友朋們不妨亦將之列為出遊之景點,親自造訪感受一下不一樣的莊園景致與滇緬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