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2025年 / 10 月 24日 / 星期五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聯絡我們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生活

臺北文學館預計2027年落腳公館大樓 蔣萬安:市府持續推動文學發展!

2024-10-18
發布在 生活, 社會地方
分享到FB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微信

波新聞─陶泰山/台北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8)日出席「臺北文學館籌備處展覽暨文學館選址宣告記者會」,正式宣佈臺北文學新地標──臺北文學館,將落腳於臺北市公館大樓。這項計畫是蔣萬安競選時的政見,籌劃過程歷經艱辛,但市府高度重視文學界前輩們對臺北文學館的期待,最終決定選址於臺北市公館大樓,預計2027年正式開館,對此現場主持人,同時也是文學學者的楊宗翰不禁熱情喊出「那個男人做到了!」

蔣萬安指出,選址臺北市城南區具有特殊意義,該區是文化教育發展的重要據點,當地巷弄、書店與老建築的氛圍,是許多文化和文學創作的源頭。此外,附近還有出版社,以及臺灣大學與師範大學兩所知名學府,培育了無數文學人才。蔣萬安特別提到,著名文學家臺靜農曾任臺大中文系主任,梁實秋也曾任師大文學院院長,兩位大師在1984年同時獲得國家文藝獎,對臺灣文學貢獻良多。

蔣萬安強調,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臺北市今年適逢建城140週年,這片土地孕育了許多經典文學作品,如白先勇的《臺北人》、王文興的《家變》、焦桐的《味道臺北舊城區》等,這些作品記錄了臺北的歷史與故事,為城市留下珍貴的文化資產。

蔣萬安表示,臺北文學館預計於2027年正式開館,屆時將成為文學展示與教育的重要場所,他也特別感謝所有參與規劃及付出努力的夥伴,特別是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陳瑩芳的協助。蔣萬安進一步說明,未來臺北文學館將與臺灣文學館臺北分館各自發揮不同功能,臺灣文學館臺北分館將著重國際文學交流,而臺北文學館則以展覽與教育為主軸。

蔣萬安提到,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文學發展,已舉辦27屆的臺北文學獎,也自2000年起持續舉辦臺北詩歌節。他強調,文學不僅是文字的堆疊,而是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市府將持續支持文學創作,讓更多優秀的作品留存,繼續訴說臺北的故事。最後,蔣萬安再次感謝對所有文學界的老師和前輩表達深切感謝,並期待臺北文學館能順利落成啟用。

分享分享Tweet分享

相關的文章

漾新聞|甩開「蚊子館」標籤!旗糖農創園區出租率破七成 高市府:地方再生成效明顯

2025-10-24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針對市議會...

漾新聞|果嶺公園亂象再起!張博洋轟管理鬆散 建議成立「公園志工協力隊」

2025-10-24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議員...

漾新聞|雲起心生、靈獸相伴——吳秉頤膠彩個展《心之製雲所》療癒登場

2025-10-24

【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在高雄市苓...

下一篇文章
心之芳庭推萬聖節「搗蛋鬼派對」 三亮點助攻儀式感滿滿

心之芳庭推萬聖節「搗蛋鬼派對」 三亮點助攻儀式感滿滿

你可能想看

TUMI 誠邀您於這假期季節,享受「送上歡樂」活動

TUMI 誠邀您於這假期季節,享受「送上歡樂」活動

4 天 前
韓際新世界免稅店在仁川機場2號航站樓舉辦迪奧美妝”Plan de Paris”獨家快閃活動

第138屆廣交會服務更佳、體驗更好

6 天 前

漾新聞|美濃小果番茄健康管理技術講習

2 天 前
Seaspan 透過全面船舶改裝與升級,強化船隊效能

Seaspan 透過全面船舶改裝與升級,強化船隊效能

5 天 前
從酒到心靈的轉折 顏萬威以「一流的心」推動台灣療癒產業新時代

從酒到心靈的轉折 顏萬威以「一流的心」推動台灣療癒產業新時代

5 天 前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