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2025年 / 7 月 25日 / 星期五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聯絡我們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生活

台灣隊奪冠激勵人心 陳其邁:制度面持續精進 扎根基層棒球發展

2024-11-25
發布在 生活, 社會地方
分享到FB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微信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台灣隊擊敗各國強敵並創造歷史勇奪世界12強棒球賽冠軍,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5)日在高雄市議會受訪時宣布,針對戶籍在高雄的選手加碼頒發70萬獎金。陳市長說,根據市府的獎勵辦法,符合國光獎章獎勵資格,市府會加發高市籍選手10%的獎金,經清查幾位優秀台灣選手,其中包括李凱威、張政禹的戶籍在高雄,依照獎勵辦法,可獲得高市府加碼的70萬元獎金。
陳市長表示,台灣隊奪冠舉國歡騰、普天同慶,打破台灣成人棒球的歷史紀錄,真的是非常不簡單,選手包括陳傑憲、陳晨威、黃子鵬過去都曾是高雄市國小至高中各級棒球隊培養的優秀選手。這些年輕棒球選手值得鼓勵,也感謝基層教練的辛勞,也期盼從這次獲獎經驗,持續讓各級棒球運動往下扎根,培養更多優秀下一代,讓棒球人才一棒接一棒。
另市議員邱于軒於市政總質詢關心棒球教育向下扎根議題,對此,陳市長指出,未來市府將從制度上,包含如何增加公務預算補貼球隊發展、把場地做好,或是運用運動科學在訓練上、運用運動醫學進行專業照護,以及教練職缺等問題,市府會積極辦理解決。
運發局補充,為培訓高市優秀選手,並提昇高市競技運動實力,每年均編列培訓經費,完善獎勵金以及訓練輔助金制度,近年更導入運動科學輔助競技訓練、運動醫學全面性照顧高雄市籍選手,更開始導入體能訓練計畫,強化訓練效能。
台灣隊選手除李凱威、張政禹設籍在高雄外,另陳傑憲、陳晨威、黃子鵬都曾是高雄市國小至高中各級棒球隊培養的優秀選手;陳傑憲就讀苓雅區中正國小、大仁國中、三民高中;陳晨威就讀前鎮區復興國小、興仁國中;黃子鵬就讀前鎮區復興國小、五福國中;李凱威就讀鼓山區鼓岩國小、五福國中、高苑工商等。
分享分享Tweet分享

相關的文章

嘉縣失智友善社區實踐工作坊,從陪伴、培力到自主參與 讓失智友善從在地做起 從日常落實

嘉縣失智友善社區實踐工作坊,從陪伴、培力到自主參與 讓失智友善從在地做起 從日常落實

2025-07-25

波新聞-辜士陞/嘉義嘉義縣衛生局今(25...

嘉縣失智友善社區實踐工作坊,從陪伴、培力到自主參與 讓失智友善從在地做起 從日常落實

嘉縣失智友善社區實踐工作坊,從陪伴、培力到自主參與 讓失智友善從在地做起 從日常落實

2025-07-25

波新聞-辜士陞/嘉義嘉義縣衛生局今(25...

配合鐵高工程之高架鐵陸橋跨越博愛陸橋段施工全天封閉

配合鐵高工程之高架鐵陸橋跨越博愛陸橋段施工全天封閉

2025-07-25

波新聞-辜士陞/嘉義為配合鐵路高架化計畫...

下一篇文章
漾新聞|出身高雄五福國中青少棒隊 投手黃子鵬二壘手李凱威也是高雄之光 李凱威獲市府70萬獎金

漾新聞|出身高雄五福國中青少棒隊 投手黃子鵬二壘手李凱威也是高雄之光 李凱威獲市府70萬獎金

你可能想看

後疫情時代「以醫帶產」 高醫攜手台灣智慧醫療產業深耕越南醫衛合作

後疫情時代「以醫帶產」 高醫攜手台灣智慧醫療產業深耕越南醫衛合作

1 天 前
原民會2025世界青年論壇在屏東開幕 青年跨國交流共享

原民會2025世界青年論壇在屏東開幕 青年跨國交流共享

2 天 前
產學攜手創造雙贏 臺科大獲台肥獎學金支持共育永續化工人才

產學攜手創造雙贏 臺科大獲台肥獎學金支持共育永續化工人才

3 天 前

漾新聞|摺紙拼圖變魔術!國小生奪科展數學第一名

6 天 前
台南免費招待台電員工參訪文化場館感恩停電搶修

台南免費招待台電員工參訪文化場館感恩停電搶修

6 天 前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