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跨國宗教文化對話也能結合防詐騙宣導,打造兼具學術深度與社會責任的新典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日前舉辦「2025中華儒道釋鸞文化國際學術論壇」,邀請來自德國、越南、馬來西亞、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專家學者齊聚,針對扶鸞信仰的當代表現與文化價值展開討論,同時設置防詐宣導專區,將知識交流轉化為守護社會安全的行動。
論壇由高師大經學研究所與高雄意誠堂關帝廟共同舉辦,開幕式上,校長王政彥親臨致詞,強調跨文化宗教對話不僅拓展國際視野,更能增進多元理解與社會和諧。他也提醒大學肩負公共責任,應積極回應時代議題,包括防詐騙這類與全民安全息息相關的挑戰。
副校長唐硯漁、文學院院長李翠玉、經學研究所所長陳韋銓與意誠堂主委洪榮豊等人均到場,展現產學與宗教界緊密合作的格局。
論壇內容掀起三大亮點。越南與馬來西亞學者首度發表在地扶鸞研究,揭示華人宗教在不同社會情境下的多元樣貌,並賦予其現代詮釋。德國學者則以跨文化比較,剖析晚清佛教社群的社會功能與思想互動,提供新視角。而臺灣學者更深入探討鸞堂文化在信仰實踐、文學書寫與教育功能上的延續與變遷,呈現宗教文化厚實的本土底蘊。
論壇除了學術討論,更突顯公共關懷。現場設置「陌生來電不輕信、投資詐騙要警覺」等宣導標語,將防詐教育與國際學術場合結合,提醒與會者防範詐騙陷阱。這樣的安排讓學術活動不再僅止於知識探討,而是進一步轉化為守護社會的實際作為,獲得參與者與社會各界肯定。
校長王政彥指出,透過這次論壇,高師大展現「學術深度與社會責任同行」的精神,不僅是宗教研究的跨域合作,更是校園安全與全民意識提升的契機。洪榮豊也期盼未來宮廟文化能結合AI與數位典藏,與大學攜手推動更廣泛的文化研究與社會實踐。李翠玉則勉勵讓鸞文化邁向國際,展現臺灣宗教研究的學術化成果。
這場跨國論壇,既有宗教文化的深度對話,也融入防詐宣導的實用訊息,不僅吸引宗教與文化研究學者,也讓社會大眾看見高師大打造新典範的努力。論壇展現了結合思想、文化與社會責任的創新模式,成為高雄一場具國際視野與在地關懷的跨域盛會。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高師大 #宗教文化 #鸞堂 #國際論壇 #防詐騙 #社會責任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https://www.youngnews363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