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2025年 / 8 月 13日 / 星期三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聯絡我們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生活

台灣青年張博勛的兩岸求學與文化適應之旅

2025-03-06
發布在 生活, 社會地方
分享到FB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微信

波新聞編輯中心(瑩響力)

來自台灣高雄的張博勛,自幼隨父赴中國大陸生活,完整接受當地教育,從幼兒園、小學、初中到高中皆在廈門就讀,直至大學時期因服兵役返回台灣。近日,他在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幸福南台灣》節目製作人陳瑩的訪問時,分享了自己在兩岸文化與語言適應的經歷,這段經歷引發廣泛關注與共鳴。

張博勛表示,雖然在中國大陸成長,但並未因身份受到特殊對待,與當地同學相處融洽。他坦言,簡體字與繁體字的轉換對他來說並無太大障礙,「簡繁識別並非難事,關鍵在於書寫習慣的不同」。此外,他特別提到兩岸用語的細微差異,例如「計算機」與「電腦」、「鼠標」與「滑鼠」,在台灣時偶爾會不自覺使用大陸用語,反之亦然,這樣的語言轉換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有趣文化碰撞。

在訪談中,他也談到廈門與台灣的相似性。他認為,廈門作為閩南地區的重要城市,生活習慣與文化氛圍與台灣相近,因此在當地求學期間並未感到強烈的適應困難。而隨著兩岸交流愈加頻繁,他也逐漸習慣在不同環境中自由切換語言與文化模式。

張博勛的經歷,反映了當代兩岸年輕人跨地域流動的現象,也凸顯了文化適應與語言轉換的靈活性。他的故事或許能為更多有意願赴大陸發展的台灣青年提供寶貴的參考與借鑒。


【幸福南臺灣】節目收聽鏈接: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bc5fd8a01e2df0223
【幸福南臺灣】臉書鏈接:
https://www.facebook.com/xinfunantaiwan

分享分享Tweet分享

相關的文章

屏縣府一級開設災害應變中心 嚴陣以待 楊柳颱風

屏縣府一級開設災害應變中心 嚴陣以待 楊柳颱風

2025-08-12

波新聞-戴貴立/屏東中央氣象署於今(12...

楊柳颱風來襲高雄停班課 阮綜合醫院13日開設颱風門診

楊柳颱風來襲高雄停班課 阮綜合醫院13日開設颱風門診

2025-08-12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因應楊柳颱風來襲,高...

屏縣府邀集民間慈善團體 彙整1900份物資攜手防災暖心關懷

屏縣府邀集民間慈善團體 彙整1900份物資攜手防災暖心關懷

2025-08-12

波新聞-戴貴立/屏東豪雨暫歇,楊柳颱風來...

下一篇文章
大象汽車舉行豐塔納工廠開工慶典 美國南加州重要領導出席

大象汽車舉行豐塔納工廠開工慶典 美國南加州重要領導出席

你可能想看

苗縣警局建立公私協力防詐守護網 關懷潛在被害人即時阻詐

苗縣警局建立公私協力防詐守護網 關懷潛在被害人即時阻詐

6 小時 前
全國輪椅羽球賽高雄登場 翔鷹隊橫掃多項冠軍

全國輪椅羽球賽高雄登場 翔鷹隊橫掃多項冠軍

2 天 前
《我家的事》導演潘客印奪下紐約亞洲電影節大獎 攜高伊玲、藍葦華衣錦還鄉

《我家的事》導演潘客印奪下紐約亞洲電影節大獎 攜高伊玲、藍葦華衣錦還鄉

4 天 前
美對印徵高額關稅惹議 印度斥「不公不義」揚言反制

美對印徵高額關稅惹議 印度斥「不公不義」揚言反制

6 天 前
HYLENR 完成 A 輪前融資,用於商業化低能量核反應系統

HYLENR 完成 A 輪前融資,用於商業化低能量核反應系統

6 天 前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