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屏東
原民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原發中心)114年下半年度第一場主題展覽「尋循覓蜜~vuvu的心情密碼」於今(14)日上午10時開幕,展出由原發中心與瑪家鄉佳義國小合作兒童圖畫創作,並發表結合古謠的兒童聲像輯。開幕式現場聚集文史工作者、地方教育界人士及佳義國小親師生,在排灣鼻笛聲引領的悠揚樂音中,一同沉浸在排灣森林的音樂饗宴。
活動由佳義國小古謠隊師生帶來排灣古謠「守護ljemakev」中揭開序幕,一連三首歌曲古謠,傳達「思念」、「感嘆」、「祈求」及「兒時記趣」豐富情感,展現排灣族對自然環境的細微觀察、借物詠情的浪漫情懷。

屏東縣政府原民處處長陳美鈴開場致詞表示,原發中心與佳義國小協力籌畫一年的學習成果,透過歌聲展現多元情境的文化記憶及智慧,在黃善祺校長帶領下,持續投入文化學習腳步,並藉原發中心閒置空間活化成果,以有限空間呈現排灣文化的無限,盼未來能在部落師長、耆老先導下,即便面對任何挑戰關卡,仍能持續在文化復振路上,解鎖原民文化密碼。
佳義國小校長黃善祺分享,一年來累積的學習成果感謝眾人成就。該校在黃德恆老師指導下,藉由繪畫、田調及古謠傳習,引導孩子看見排灣文化的美好,也在師生共學的歷程中,看見教育的無限力量及可能。

原發中心主任邱黃肇崇表示:「因為原住民,屏東不只多一度的熱情」,珍貴的原鄉文化及原民資產不只需要保存,也需要藉由多元管道平台被看見,不分老幼,每一個人都可以是文化傳播的重要角色。「尋循覓蜜~vuvu的心情密碼」展覽,透過歌謠及繪畫創作,呈現孩子們眼中的文化,邀請大家藉由不同的媒介:繪畫、歌聲及舞步,感受豐盛飽滿的排灣文化。
策展人佳義國小黃德恒分享心路歷程,四年來接觸藝術的學習旅程,有賴家長的支持,願意陪伴孩子一起學習文化,期間田調逾100首古謠,課餘時間的學習不僅讓孩子們願意開口說母語,更獲得部落長輩肯認,孩子的歌聲踩在濕的土地上,盼以「歌」為始,傳承祖先精神,作為跨世代的文化聯繫,讓歌聲成為喚醒族人的力量。

這次展覽以植物繪畫與傳統歌謠創作為主題,展出28件兒童圖畫及6首結合古謠的兒童聲像輯。主視覺由佳義國小鄧巧恩以《ljemakav-守護》歌謠為創作,以蝴蝶駐足柚子花表達為愛默默守護的真摯情意。
開幕致詞者共同表達文化從小扎根的重要性,透過日常的觀察、學習,傳承排灣族珍貴的山林智慧,在歌謠及繪畫的藝術實踐中,看見內斂自省「RAVAR」浪漫。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12日止,週二至週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民眾如欲查詢詳情,可至原發中心官網http://www.tacp.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