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台灣光復後,百廢待舉,當時農會「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包括:農作物交貨、運送、肥料載送等等,倍為農友倚重。
以旗山區農會為例,為達到服務農友的綜效,就曾成立貨運行,解決並協助農作物運送等問題。
當時旗山、溪洲地區除盛產香蕉外,溪洲地區也有不少農友種植水稻及菸葉,對貨運及運輸,需求甚為殷切。
除當時縣議員林景星,成立「南林貨運行」,協助載運香蕉外,旗山農會為服務農民,特別自日本進口一批「三輪貨車」,解決肥料與農作物運輸窘境!
這批日製「馬自達三輪貨車」,當時頗為拉風,不過隨著交通路線發達,及本身馬力不足等問題,在民國五、六十年代時,已經全數報廢,車輛成為「歷史舊照」懷念。
在日本,這些「阿公級」骨董三輪貨車,尚有少數車主維護得相當好,不時在車展時「亮相」,讓人緬懷。
圖/旗山區農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