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2025年 / 8 月 4日 / 星期一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聯絡我們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娛樂

國家鐵道博物館7月31日第一階段正式開放 「鐵博.前行」打造文化新地標

2025-07-30
發布在 娛樂
分享到FB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微信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1)參觀「柴電劇場:柴電機車的運作」,巨型滑軌螢幕宛如電腦斷層掃描般,呈現柴電機車部件及作動原理。)

【WoWoNews】文化部主責推動的重大文化建設國家鐵道博物館,歷經近9年的古蹟修復及整備,將於明(31)日正式對外開放第一階段的園區與展覽空間。今(30)日行政院長卓榮泰、文化部長李遠、交通部長陳世凱、立法委員張雅琳、立法委員徐巧芯、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及首任主任洪致文、日本大宮鐵道博物館館長石田亨、民間鐵道交通協會、文化與交通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文物捐贈者代表、機廠老員工等共同出席開幕活動,見證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放正式啟動。

文化部表示,國家鐵道博物館所在地是舊臺北機廠,在2012年遷移至富岡車輛基地前,一直擔負臺灣火車維修、組裝、保養、修理等重責;2015年在歷經多年及許多關心鐵道文化保存的民意代表及公民努力下,近17公頃臺北機廠獲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2016年底行政院核定「臺北機廠活化轉型國家鐵道博物館園區實施計畫」,文化部自2017年開始規劃各個古蹟建築、景觀、軌道等設施的修復再利用與軟硬體整備。

(國家鐵道博物館正門口旁為昔日臺北機廠員工上下班的「打卡棚」,與會貴賓也在標語下象徵性打卡合影。)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對於鐵道,他擁有雙層的關係,包含1990年代時他就住在八德路的對面,以及他的祖父、父親都是臺鐵的員工,所以今天參與國家鐵道博物館第一階段開幕,他其實應該可以坐在「鄰里席」及「家屬席」。除了這兩個身份,出生在鐵道旁的他,不僅是一個「鐵道迷」,更應該是「迷鐵道」,所以他更欣喜今天能看到文化部與交通部通力合作,將一個原本可能面臨拆除命運的臺北機廠,成功活化成為一個向全世界展開雙手,並且展現臺灣文化歷史、交通建設、工業發達,並結合觀光一體多元的國家文化地標。

卓榮泰也說,國家鐵道博物館乘載著許多鐵道文物專家學者、協會成員、鐵道愛好者、民意代表等努力的軌跡,期許鐵博未來繼續像火車一節跟著一節一樣,一棒接一棒的充實鐵道博物館的各項內容,並且與國際交流、吸取經驗,「在活的博物館當中,用鐵道、用火車訴說歷史的故事」。卓榮泰在致詞的最後也以鐵道比喻,鐵道是兩條永遠的平行線,但是坐在火車上的乘客,也就是我們的國人,不能永遠保持距離及平行,期盼在國家共同努力的方向上,彼此拉近距離、多多交流,相信國家能用更整體的力量,跟世界交流,讓全世界一起宣傳臺灣。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鄭銘彰(前左2)向行政院長卓榮泰(前左3)導覽常設展「動力.火車-柴電工場」,介紹平常難以窺見、柴電機車內部的重要部件。)

文化部長李遠說,國家鐵道博物館從2012年臺北機廠遷廠後各界的抗爭,到2015年的全區保留指定為國定古蹟、2016年啟動活化轉型計畫,直至今日第一階段開放,「我很榮幸能在這樣的歷史時刻站在這裡」,更要感謝許許多多在過程中協助的人。李遠指出,鐵博開館最重要的意義是繼臺北市西區的沒落又翻轉後,將再次翻轉整個東區。鐵博所在地緊鄰著國父紀念館、華視,當中又有大巨蛋、松菸,在鐵博的加入後,東區將集結文創、體育、觀光及媒體,形成一個不僅僅只有101或是充滿娛樂及商業的信義區,而是一個充滿歷史感、文化及活力滿滿的新東區「文化園區」。

從小在鐵道旁長大的李遠說,走進鐵博聞到習慣的機油味道,讓他有種完全回到童年的感動,「別人聞起來臭臭的味道,在我感覺卻是香香的」。李遠特別以他為鐵博寫下的一句話與大家分享,「時間就像一輛火車,他有一個長長的尾巴,我們怎麼也拖不住他,時間就這樣子過去了」,鐵博歷經抗爭、保留、修復許多辛苦的過程,保留下臺灣土地上的共同記憶,「文化工作就是團結臺灣」,相信文化一定能團結所有臺灣人。邀請大家一起來到鐵博,看見臺灣的記憶,看見即使還未修復的區域,都有屬於「臺灣感性」的廢墟之感。

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臺鐵在行政院的支持下,透過古蹟容積移轉,讓償債基金可獲得一定資助與助益,使得古蹟保存的同時,能兼顧臺鐵未來永續發展。陳世凱提到,交通部鐵道局、臺鐵與文化部三方已於去年共同簽訂合作備忘錄,將藉由交通部與文化部的持續攜手,共同努力於鐵道文化、歷史及鐵道技術的保存等,實踐國家鐵道博物館不僅是一個博物館,更是一個「活的博物館」理想。

國家鐵道博物館籌備處說明,第一階段開放空間包含柴電工場、總辦公室、技工養成所、材料試驗所、大禮堂及澡堂等6處古蹟建築,策劃〈動力.火車-柴電工場〉、〈移動與感動-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氤氳時代-員工澡堂〉3個常設展;〈文化中的臺灣鐵道史〉、〈無限的火車情-臺灣鐵道攝影家古仁榮〉、〈打開!組立工場〉3個特展;〈總辦公室〉、〈大禮堂的職工生活〉2個現地展;以及特地為孩子們設計的「親子空間」、週末及國定假日期間的文物車輛動態乘車體驗服務。

鐵博表示,展覽充分運用古蹟空間特性結合展示設計,並以多元視角呈現臺灣鐵道所乘載的跨世代記憶與感動,包括以文學、電影、歌謠與美術等常民文化切入的〈移動與感動-鐵道上的文化與記憶〉,讓火車不再只是交通運具,而是與民眾生活緊密交織的文化載體;保存「臺北機廠」原有空間記憶樣態的〈大禮堂的職工生活現地展〉,帶領民眾走進過往職工的生活;〈動力.火車-柴電工場〉除了吸睛的24輛典藏車輛靜態展示,展覽亦運用現代科技互動技術,以大型滑軌螢幕透視柴電機車內部機械運作,聲光展演及內容精緻度成為全場最大特色。

同時,鐵博運用軌道相通的特色,配合策展主題需求,實現其他國家的鐵道博物館難以進行的車輛輪展機制,也在假日提供館藏車輛行駛的乘車體驗,實踐「活的鐵道博物館」理念。此外,貫穿園區南北長達335公尺的南北通道,將隨著開館同步開放行人通行,除了串聯市民大道與基隆路,強化與周邊街區的連結,也讓觀眾能更貼近觀賞園區的古蹟建築群,沿途眺望不同造型的「廠房屋頂」。

國家鐵道博物館的第一階段開館象徵臺灣鐵道文化保存新的里程碑,藉由博物館研究、典藏、展示、教育、推廣等專業,期待吸引國內外遊客造訪,將國定古蹟保存的價值,發揮成為新型態博物館的營運特色及都市景觀節點。

The post 國家鐵道博物館7月31日第一階段正式開放 「鐵博.前行」打造文化新地標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

分享分享Tweet分享

相關的文章

Minaris Advanced Therapies 啟用全新先進 GMP 設施,支援全球細胞和基因治療發展

Minaris Advanced Therapies 啟用全新先進 GMP 設施,支援全球細胞和基因治療發展

2025-08-04

德國慕尼黑2025年8月4日 /美通社/...

父親節拿好禮抽大獎! 捷運藍線數位集章8/8起跑

父親節拿好禮抽大獎! 捷運藍線數位集章8/8起跑

2025-08-04

波新聞─蓋宇仁/台中為提升市民對捷運藍線...

藍色小精靈加持台中踩舞嘉年華、首度移師海線舉辦 盧秀燕大讚:3大特色助攻國際行銷

藍色小精靈加持台中踩舞嘉年華、首度移師海線舉辦 盧秀燕大讚:3大特色助攻國際行銷

2025-08-04

波新聞─蓋宇仁/台中2025台中國際踩舞...

下一篇文章
煙波國際觀光集團攜手韓國米其林必比登蔬食名店 全台煙波早堂推韓饗蔬宴

煙波國際觀光集團攜手韓國米其林必比登蔬食名店 全台煙波早堂推韓饗蔬宴

你可能想看

新里程碑!台中巨蛋邁入主體工程階段 盧秀燕偕隈研吾勉勵施工團隊

新里程碑!台中巨蛋邁入主體工程階段 盧秀燕偕隈研吾勉勵施工團隊

6 天 前
桃市榮獲28項卓越建設獎肯定 張善政:市府優質工程最佳證明

桃市榮獲28項卓越建設獎肯定 張善政:市府優質工程最佳證明

5 天 前
促進市府同仁家庭與親子之間連結 嘉義市長黃敏惠市長與員工家庭同樂 攜手同樂共創回憶

促進市府同仁家庭與親子之間連結 嘉義市長黃敏惠市長與員工家庭同樂 攜手同樂共創回憶

3 天 前
7月雨量破21年紀錄! 北屯、石岡邊坡滑落波及6戶 盧秀燕親勘災指示:全力復原、保障居民安全

7月雨量破21年紀錄! 北屯、石岡邊坡滑落波及6戶 盧秀燕親勘災指示:全力復原、保障居民安全

2 天 前

漾新聞| 連續豪雨成災馬路斷裂 東九區山區道路多處預警性封閉

2 天 前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