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2025年 / 8 月 30日 / 星期六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聯絡我們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生活

年輕型糖尿病惡化迅速 專家提醒血糖不可鬆懈

2025-08-30
發布在 生活, 社會地方
分享到FB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微信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糖尿病早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近年臨床觀察顯示,40歲前發病的糖尿病患者呈明顯上升趨勢。研究證實,若血糖控制不良,早發型糖尿病患者腎臟、心臟及眼睛等併發症的進程比中老年型患者更快,平均需提前8至10年面臨洗腎,對家庭、工作及生活規劃造成重大影響。
阮綜合醫院指出,28歲高小姐有糖尿病家族史,22歲確診糖尿病。近期因大夜班及生活作息不規律,出現雙腿水腫、泡泡尿及倦怠感,血液、尿液檢查與腎臟切片顯示,她罹患「免疫球蛋白A型腎病變」合併「糖尿病腎病變」,腎臟損害速度比一般患者快。
同樣年輕的蔡小姐,自未成年即確診糖尿病,近期因情緒困擾及飲食無節制,血糖失控並出現高血壓、水腫、啤酒尿,檢查結果顯示需接受洗腎治療。
阮綜合醫院腎臟科主任林正浩醫師指出,糖尿病腎病變是尿毒症的主要原因。血糖控制不良會引起全身血管病變,損害腎臟微血管,一旦出現微白蛋白尿,即是糖尿病腎病變的警訊。若伴隨泡泡尿、全身水腫、高血壓或倦怠感,應及早就醫腎臟科診斷,避免腎衰竭威脅生命。
林正浩醫師提醒,年輕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常見原因包括:三餐不規律、攝取過多精緻糖與加工食品、運動不足;血糖偏高警覺性低;情緒低落或壓力大影響用藥規律性;以及胰島素細胞功能退化速度快。年輕患者千萬不要忽視糖尿病的長期危害,應配合醫囑、定期篩檢。
政府已將糖尿病免費健檢年齡放寬至30歲,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阮綜合醫院亦提供糖尿病醫療照護網,由醫師、營養師、藥師及衛教師組成團隊,為年輕型患者提供全方位照護與關懷。

圖/阮綜合醫院腎臟科科主任林正浩醫師

分享分享Tweet分享

相關的文章

勞動部高分署辦理職場合理調整講座 打造身心障礙共融職場

勞動部高分署辦理職場合理調整講座 打造身心障礙共融職場

2025-08-30

波新聞─李曉青/高雄勞動部高屏澎東分署近...

熱飆38度防極端高溫 午後留意局部大雨

熱飆38度防極端高溫 午後留意局部大雨

2025-08-30

波新聞─鄭學而/台北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

首都博物館推琉璃河遺址專題展 再現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首都博物館推琉璃河遺址專題展 再現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2025-08-30

波新聞─陶泰山編輯今年適逢北京琉璃河遺址...

下一篇文章
熱飆38度防極端高溫 午後留意局部大雨

熱飆38度防極端高溫 午後留意局部大雨

你可能想看

台南老榕罹癌 旗山鯤洲宮有治癒實例

台南老榕罹癌 旗山鯤洲宮有治癒實例

3 天 前
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58.2 四個月來首度下滑

美國8月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58.2 四個月來首度下滑

2 小時 前
七夕限定《月老の花緣》Disco Night 楊梅故事園區 8/29 首度夜間營運 163braces獻唱浪漫之夜

七夕限定《月老の花緣》Disco Night 楊梅故事園區 8/29 首度夜間營運 163braces獻唱浪漫之夜

2 天 前

漾新聞| 原青玩轉AI 高雄論壇激發文化新力量

4 天 前
林岱樺上節目認遭摧毀又重生 直言民進黨「該做的做 該換的換」

林岱樺上節目認遭摧毀又重生 直言民進黨「該做的做 該換的換」

2 天 前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