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基金會把綠色照顧專案的精神納入食農教育護老伴老課程)
【WoWoNews】臺灣於2018年已進入高齡社會,國家發展委員會更預估2025年將進入超高齡社會(註1),農村社區人口外流,更突顯農村高齡長者的照護需求。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2023年應臺東縣卑南鄉賓朗社區發展協會「綠色照顧」專案的邀請,將食農教育課程結合環境永續、身心健康、手作低碳餐點等多元面向,以高齡長者的角度,規劃出合適身心照護「老寶貝之食在快樂」食農教育課程。為期10週的課程甫於日前圓滿結束,讓長者們歡喜學習,勇敢分享,樂於參與社區活動。
(慈心基金會在課程中設立獎項鼓勵長輩出門學習)
農業部自2020年起推動「綠色照顧」政策,透過綠場域、綠飲食、綠療育及綠陪伴為四大主軸,促進農村地區的產業發展和長者的身心健康。慈心基金會此次與賓朗社區合作綠色照顧專案課程,在「小而豐富」的課程中,讓長輩們認識臺東的地理優勢與氣候特色、溫室效應對臺東氣候的影響與生物的危害,以及一日三餐如何減碳護地球、減少使用一次性塑膠製品守護海洋等等。透過簡單的問答,一次次的鼓勵與肯定,讓原本自認年紀大不願學習、記憶力退化、身體機能不佳的長者們,在課程結束後都成為歡喜的老寶貝,化身為愛護地球、守護海洋的生命勇士。配合社區營造的不彎腰友善菜園,讓長輩不施化肥、不用農藥,相互交流種植的智慧與技巧,更成為支持友善農耕的社區力量。
(透過課間簡單的問答,增進長輩們學習的自信心)
慈心基金會長期深耕臺灣有機農業,執行長蘇慕容認為全面的食農教育需要涵括食安、營養、食物里程、在地作物等面向。2014年舉辦13場有機農場體驗教育、近840位花東地區幼小中高學生、老師及家長共同參與。慈心的食農教育就此正式從產地農場走入校園、家庭、社區,建構消費大眾關注產地到餐桌的食育環境。
近年藉由推動部落經濟及保種行動,結合傳統作物及文化的保存,將布農傳統雜糧與校園營養午餐結合,讓部落孩子認識自己的傳統作物與文化,也讓族人的農耕智慧與記憶得以傳承,同時也建構在地化的食農教育發展。慈心基金會此次應邀執行綠色照顧專案課程,將綠色照顧的內涵納入食農教育,盼以多元化角度的推動,讓大眾提升身心健康也能守護地球環境。
The post 慈心基金會食農教育結合護老伴老課程 讓綠色照顧提升長者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 first appeared on AMM 娛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