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2025年 / 8 月 12日 / 星期二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聯絡我們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生活

不讓喜鵲在危險的地方蓋房!台電同支電桿未成形鳥巢4個月清41次

2024-04-02
發布在 生活, 社會地方
分享到FB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微信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看到電線桿出現小鳥築巢怎麼辦?趕快打1911客服專線通報台電!每年12月至隔年3月正值鳥類繁殖期,經常可以看到鳥爸爸、鳥媽媽忙碌築巢的身影,尤其在高雄永安、茄萣、彌陀區等沿海及魚塭較多地區,因生態豐富、覓食容易,最容易見。其中,在彌陀區漯底海堤旁某一支電線桿上,自112年12月至113年3月,台電高雄區處橋巡課同仁總計清除41次的未成形喜鵲鳥巢,堪稱那裡有一對最不屈不撓的喜鵲夫婦。

台電表示,春天正逢喜鵲繁殖期,牠們喜歡挑選有豐富食物來源、適合孕育下一代的地方,而由於都市較缺乏樹木,且電線桿相對溫暖,喜鵲因此喜歡在上頭築巢,以高雄區處來說,鳥類喜歡築巢的熱區數量就有315處,每到春天,台電同仁無不繃緊神經,加強巡邏,有些動作很快的喜鵲,甚至3至5天就可以看到外型幾乎完整的鳥巢。要是鳥巢裡有鳥蛋或雛鳥,台電也會幫忙移置。

路巡課長吳品志表示,同仁現在每天一定會巡邏一次,把轄下的熱點巡邏完畢,希望在鳥巢還未成形以前,就先全副武裝進行拆除,避免出現停電事故,也可以讓喜鵲不用做白工。他說,其實拆除鳥巢對同仁來說,是件危險性極高的作業,因為喜鵲的築巢材料經常含有電線、鐵絲、鐵釘等金屬物,每次作業時,若金屬物散落在裸露設備上,就容易導電造成短路,甚至進一步出現電弧,所以大家一定都必須全副武裝、全神貫注。

112年12月至113年3月中旬,高雄區處總計進行914次的鳥巢拆除作業,比起前一年的12月至去年3月597次,今年更加強巡邏力道,也因此因鳥巢而造成的停電事故也減少近一半。另外,台電也逐步將裸線更換為被覆線,接線環、拉線夾板加裝被覆罩、桿上變壓器加裝被覆罩等,期望透過線路設備被覆化的方式,搭配加裝自行研發的鐵製小平台、風力閃光驅鳥器、加裝腳踏刺等各種方式,盡可能減少喜鵲在電桿上築巢的機率。

分享分享Tweet分享

相關的文章

屏縣府一級開設災害應變中心 嚴陣以待 楊柳颱風

屏縣府一級開設災害應變中心 嚴陣以待 楊柳颱風

2025-08-12

波新聞-戴貴立/屏東中央氣象署於今(12...

楊柳颱風來襲高雄停班課 阮綜合醫院13日開設颱風門診

楊柳颱風來襲高雄停班課 阮綜合醫院13日開設颱風門診

2025-08-12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因應楊柳颱風來襲,高...

屏縣府邀集民間慈善團體 彙整1900份物資攜手防災暖心關懷

屏縣府邀集民間慈善團體 彙整1900份物資攜手防災暖心關懷

2025-08-12

波新聞-戴貴立/屏東豪雨暫歇,楊柳颱風來...

下一篇文章
遷村條件未定就「迫選」 大林蒲民眾心慌慌

遷村條件未定就「迫選」 大林蒲民眾心慌慌

你可能想看

漾新聞|楊柳颱風逼近 陳其邁急送發電機上山備戰

9 小時 前
「柏林女力崛起藝術節FemRises」開展 臺灣女性影像與創意登陸歐洲主流藝文場域

「柏林女力崛起藝術節FemRises」開展 臺灣女性影像與創意登陸歐洲主流藝文場域

5 天 前
生活入戲 戲如人生:果陀劇場兩齣音樂劇揭開愛與詐的真相

生活入戲 戲如人生:果陀劇場兩齣音樂劇揭開愛與詐的真相

5 天 前
LEPAS L4完成海外首秀,為全球年輕人打開「精緻生活悅已出行」新入口

LEPAS L4完成海外首秀,為全球年輕人打開「精緻生活悅已出行」新入口

4 天 前
真主黨警告以軍:若開戰火箭將直擊以境內

真主黨警告以軍:若開戰火箭將直擊以境內

7 天 前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