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2025年 / 8 月 9日 / 星期六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聯絡我們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洞見新聞網 | InsightNews.network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首頁 生活

糖尿病影響眼健康 醫師呼籲定期檢查防視力損傷

2024-10-23
發布在 生活, 社會地方
分享到FB分享到LINE分享到Twitter分享到微信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隨著社會逐步進入高齡化,糖尿病成為許多長者面臨的重要健康挑戰,尤其對眼睛的影響尤為突出。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指出,根據眼科門診的統計,糖尿病患者容易患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及青光眼等眼疾。這些疾病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常常未能及時察覺,一旦進展至晚期,則可能導致無法逆轉的視力損傷。因此,及早進行眼部檢查和控制糖尿病病情至關重要。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常見且危險的併發症之一。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患者容易忽略眼部檢查。然而,當病情惡化時,視力將逐漸下降,甚至可能出現飛蚊症等現象。專家建議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進行一次散瞳眼底檢查,並嚴格控制血糖水平。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分為非增殖型和增殖型,病情輕微者需每六個月進行追蹤,病情嚴重者則應根據醫師指示縮短檢查間隔。

白內障

糖尿病患者罹患白內障的風險較一般人高出2到5倍,且發病年齡較早。這是由於糖尿病影響晶狀體代謝,導致晶狀體混濁,加速白內障的發展。及早發現並進行手術治療,可顯著改善視力。

青光眼則是另一種與糖尿病密切相關的眼部疾病。年齡超過60歲且患有糖尿病者屬於青光眼高風險群,建議定期進行眼壓檢查。若眼壓偏高或具其他風險因素,更應縮短檢查間隔,防止視神經進一步受損。

民生醫院提醒,糖尿病患者需特別關注視網膜病變、白內障和青光眼等眼部問題,透過定期眼科檢查與嚴格控制血糖,可降低失明風險並保護視力。醫院呼籲糖尿病患者定期進行眼部健康篩檢,及早預防視力損傷。

分享分享Tweet分享

相關的文章

We TAIWAN「原住民族之夜」閃耀大阪 展現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活力

We TAIWAN「原住民族之夜」閃耀大阪 展現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活力

2025-08-09

波新聞─趙士翔/台北原住民族委員會於8月...

國營事業唯一! 臺灣港務公司榮獲四項人才永續相關獎項 打造幸福職場成果豐碩

國營事業唯一! 臺灣港務公司榮獲四項人才永續相關獎項 打造幸福職場成果豐碩

2025-08-09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亞洲資深人力資源權威...

捷運黃線澄清路段施工完成水溝蓋降噪防滑 近期進行路面修繕增進行車安全

捷運黃線澄清路段施工完成水溝蓋降噪防滑 近期進行路面修繕增進行車安全

2025-08-09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高雄捷運黃線工程目前...

下一篇文章
離岸風電國產化政府缺乏配套措施 林岱樺促經濟部一個月內提出相關解方

離岸風電國產化政府缺乏配套措施 林岱樺促經濟部一個月內提出相關解方

你可能想看

在嘉義看見修繕志工父子檔最感人的父親節聚餐

在嘉義看見修繕志工父子檔最感人的父親節聚餐

18 小時 前
苗栗縣東方美人茶評鑑頒獎 曾郁方榮獲特等獎等獎項是「曾的」

苗栗縣東方美人茶評鑑頒獎 曾郁方榮獲特等獎等獎項是「曾的」

2 天 前
2025銀髮友善食品獎 打造高齡友善幸福餐桌

2025銀髮友善食品獎 打造高齡友善幸福餐桌

21 小時 前
國美館2025國家語言視覺藝術體驗營《藝術ka辦桌》 8月份就欲鬧熱開桌!

國美館2025國家語言視覺藝術體驗營《藝術ka辦桌》 8月份就欲鬧熱開桌!

5 天 前
以「三味線主唱」全新姿態登場 和樂器樂團蜷川紅睽違七年11月登台演出

以「三味線主唱」全新姿態登場 和樂器樂團蜷川紅睽違七年11月登台演出

21 小時 前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政治
  • 國際
  • 社會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旅遊美食
  • 科技
  • 娛樂
  • 藝文
  • 財經
  • 運動
  • 親子
  • 寵物

© 洞見新聞網 InsightNew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