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議員陳麗娜昨(18)日於市議會民政部門質詢,直指小港前鎮區人口略高於三民區,卻傳出下屆選舉將少一席議員,質疑是否與大林蒲2萬多人遷入鳳山區有關。她更要求紅毛港遷村地應比照大林蒲六里,單獨劃設為「紅毛港里」,延續在地文化記憶。
陳麗娜指出,紅毛港聚落原分為五個里,遷村後居民安置於前鎮區明正里與鳳山區南成里,紅毛港三字代表鄉親共同記憶,具有文化資產保存意義。她認為,市長陳其邁既然承諾大林蒲遷村後里名不消失,也應比照辦理,讓紅毛港里重新誕生,回應居民長年訴求。
陳麗娜進一步表示,目前南成里與明正里合計已有7561戶、1萬7835人,在許多行政區都可列為第一大里,甚至在左營也能排到第四。依據民政局最新修正的「里鄰編組及調整辦法」,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地區的里應控制在2000戶以內,紅毛港遷村區塊理當重新劃分,單獨設置為一里。
對於議員席次問題,她指出,小港前鎮人口合計33萬4289人,仍高於三民區的33萬1697人,若議員席次轉移,是否與大林蒲遷村所造成的人口遷徙有關,值得民政局正面說明。
對此,民政局長閻青智回應,目前小港前鎮與三民區扣除原住民部分後的選舉人口非常接近,是否調整需依投票前六個月的人口數據為準。至於紅毛港里劃設問題,則建議由前鎮、鳳山區公所先行討論地方共識。
在行政機關用地爭議方面,陳麗娜痛批,前鎮區公所現址自民國72年使用至今,已逾42年,不但交通不便,腹地亦不足,應遷至205兵工廠重劃後籬仔內路的機關用地。她指出,該地點具備交通與地理優勢,應作為未來區公所遷建之地,但地政局竟在113年5月函復內政部,將該地提報為社宅用地,令她難以接受。
她強調,前鎮已有亞灣區逾千戶社宅、梧州街200戶、興邦里1400戶,甚至台鐵南機場也規劃社宅,若再加上籬仔內路,就有五處社宅集中於前鎮,實屬失衡。她認為社宅應平均分配至其他行政區,不能將負擔都放在前鎮,更不能犧牲機關用地換取住宅用地。
陳麗娜呼籲民政局持續爭取將籬仔內路地塊保留為行政機關用地,為前鎮區公所尋找更合適的辦公場域,也要兼顧在地居民的居住與行政需求,共創合理的城市規劃與資源配置。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