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鼓山高中圖書館近期變身最熱學習場域,3月10日至4月25日舉辦的「奇蹟之島—1970-1980從開發到保育臺灣建設檔案行動展」,吸引630人次參觀。展覽由國發會檔案管理局協辦,透過豐富檔案資料與互動學習設計,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入真實世界,深入了解臺灣重大建設與永續發展歷程,成為校園最具話題的學習事件。
策展人劉子豪老師指出,這場展覽的初心,是讓學生從歷史檔案中學習思考與表達,將課堂知識轉化為生活脈動。展覽內容圍繞十大建設與關渡大橋等歷史工程,透過互動學習單與導覽活動,引導學生體會1970至1980年間臺灣建設轉向保育的社會脈絡與永續工程概念,提升社會科學習深度。
展期內完成學習單的學生達150份,更辦理三場導覽與講座,圖書館主任林榮茂說:「這次展覽讓圖書館真正活起來,學生參與熱烈,空間功能也煥發新意,是學校最佳的學習與展覽場地。」
活動設計考量國高中學生不同學習需求,特別安排分齡導覽及講座。3月12日由國發會研究員徐紹綱為國中部學生導覽開講,3月19日則邀請陳怡行研究員進行高中部講座,並於3月27日辦理教師增能研習,由國家檔案局講師分享檔案教學應用,強化教師在課堂中的檔案使用能力。
展覽也展現國高中資源共享精神,透過有層次的學習單與實地導覽,讓學生能從知識中創造、反思與實踐。展覽更拉近師生與珍貴檔案的距離,展現檔案在課程中的多元價值與真實應用可能。
為延伸學習效益,國家檔案局同步建置展覽專屬網頁,提供海報、摺頁與數位學習單資源,讓學生課後仍能持續探索與理解「奇蹟之島」背後的建設故事,打造課堂外的學習延伸。
校長廖俞雲表示,此次展覽深化學生對臺灣歷史與永續發展的理解,透過真實場域結合專業機構,讓學習跳脫傳統框架。未來學校將持續拓展跨界合作,打造以檔案為核心的學習典範,讓歷史與教育緊密結合,成為學生反思社會與世界的起點。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透過豐富檔案資料與互動學習設計,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入真實世界,深入了解臺灣重大建設與永續發展歷程,成為校園最具話題的學習事件。

▲透過豐富檔案資料與互動學習設計,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入真實世界,深入了解臺灣重大建設與永續發展歷程,成為校園最具話題的學習事件。

▲透過豐富檔案資料與互動學習設計,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入真實世界,深入了解臺灣重大建設與永續發展歷程,成為校園最具話題的學習事件。

▲透過豐富檔案資料與互動學習設計,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入真實世界,深入了解臺灣重大建設與永續發展歷程,成為校園最具話題的學習事件。

▲透過豐富檔案資料與互動學習設計,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入真實世界,深入了解臺灣重大建設與永續發展歷程,成為校園最具話題的學習事件。

▲透過豐富檔案資料與互動學習設計,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入真實世界,深入了解臺灣重大建設與永續發展歷程,成為校園最具話題的學習事件。

▲透過豐富檔案資料與互動學習設計,讓學生走出課本、走入真實世界,深入了解臺灣重大建設與永續發展歷程,成為校園最具話題的學習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