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漾新聞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高雄市議員黃彥毓今(24)日在市議會財經部門質詢,直指市府在土石盜採治理、青年攤車政策及創業補助執行三大面向皆存制度空轉與執行落差,呼籲市府補足監管斷點,讓政策從書面走進實務。他批評目前多數政策僅止於紙上審查,無法真正落實在市民生活與產業現場。
針對盜採問題,黃彥毓指出,高雄市仍頻傳農地假整地真盜採案件,雖有跨局處聯合查察小組與專案機制,但多屬事後舉發,缺乏即時辨識與強制封鎖能力。他建議導入AI影像比對技術,建立「坑洞異常即識別」系統,並推動「未復原即強制移送」制度,對地主、車隊及機具實施連坐處罰,提高威嚇力與實效。
對此,經發局長廖泰翔回應,將於一個月內研議是否可行,並配合農業、水利、環保單位強化高風險區域即時反應機制。
談及青年創業議題,黃彥毓指出,雖然青年局每年輔導上百位青年創業者,但實際多侷限於假日市集或快閃活動,缺乏固定設點制度與正式稅籍,難以納入主流市場。他建議建立「攤車空間輪動制度」,由市府盤點可設攤場域並開放申請,讓青年攤商真正進入營業體系。
對此,青年局與經發局皆表態支持跨局合作,後續將盤點空間資源並研擬制度設計方向,以補強現有政策空轉問題。
在青年創業補助部分,黃彥毓指出,市府雖設有報價查核與資格限制等層層審查,但發放後多未持續追蹤成效,造成公共資源流向模糊。他指出,部分受補助者根本未啟動創業,或實際經營與申請內容不符,卻未遭追責。
青年局長林楷軒答詢表示,目前雖要求結案成果報告,但後續確實缺乏定期追蹤與資料串聯,將評估整合資訊平台與審查系統,強化補助透明度與制度責信。
黃彥毓強調,「市政不能只有審查,還要有後段的落地與檢驗。」無論是盜採查察、攤車政策還是青創補助,都應從使用端出發,補足制度空窗,讓政策真正走進使用者生活。他承諾將持續監督市府後續改善作為,推動市政邁向實質治理。
【漾新聞】#漾新聞 #高雄
看更多新聞 請點選「漾新聞」網址 https://youngnews3631.com/index.php

